首 页 就业指导 就业政策 职业规划 专家课堂 就业讲座 网络求职 在线测评 就业咨询 联系我们
  站内搜索
   学校概况
   致全体毕业生的一封信
   个性化就业指导
   大学生职业发展协会
   江西教师招聘考试练习模考
   就业网新版
  校内导航
 
  友情链接
 
  联系方式
就业咨询:0791-88120156
就业指导:0791-88120153
就业招聘:0791-88120157
邮箱:jxsdjy@126.com
江西师范大学赴外留学咨询点:1、先骕楼一楼学生事务综合服务大厅;2、先骕楼四楼教育国际合作与留学工作办公室(5400);咨询电话:0791-88120703。

 

 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> 村官计划 >> 肯干加实干—江西一大学生“村官”的成才路 正文
 
肯干加实干—江西一大学生“村官”的成才路
发布日期:2008/4/21     浏览次数:4672
新华网南昌4月20日电(记者刘晨 沈洋 黄和逊)站在记者面前的姜华东,圆脸上架一副金丝眼镜,笑起来亲切而稳重。微微开始发福的身材早已没有了当年意气风发的大学生模样。

    不过,当谈及9年前的“村官”生活,这位如今已独当一面的乡党委干部仍是激动不已:“我的经历就是最好的证明,只要踏实、肯干

,在农村也能闯出一片天。”

 初尝农村生活:“感到理想与现实间的差距”

    1999年7月从江西农业大学毕业后,姜华东通过江西省上饶市的选拔考试,成为董团乡董团村的村主任助理。“当时的想法很简单,就是要为老百姓做点实事。”他告诉记者。然而,“村官”生活可不像姜华东想的那样简单。从小在县城长大的他,首先要适应农村艰苦的物质环境。“宿舍像‘鸽子笼’,夏天无比燥热,上厕所要到对面的学校。”

    作为一个“芝麻官”,姜华东的工资也不高。最初半年里,他的月收入加起来还不到500元,和那些在大城市打工,每月能挣1500元的同学相比,“心里多少有点不平衡。”姜华东说。

    相较物质上的匮乏,精神上的迷茫更让姜华东沮丧。“头一次和老百姓面对面打交道,感觉很陌生,不知道干什么、怎么干。”

    诸多问题叠加在一起,姜华东感到了理想与现实间的差距。

 积极调整心态:“多干事,干实事,老百姓自然服你”

    面对种种意料之外的难题,姜华东并没有当“逃兵”,而是选择了主动出击。

    “为了尽快和老百姓打成一片,我有时间就去‘包干村’转转,晚上吃了饭也会到百姓家问问收成,拉拉家常。村支书游子清每次去处理问题也总带上我,回来还会专门为我分析。半年多下来,我也就慢慢熟悉了村里的情况。”姜华东说。

    姜华东至今难忘2001年村里组织“春耕分田”,那是他第一次工作上挑大梁。“要分田就要先说服那些有意见的村民。开头很担心,怕自己没威信,村民们不买账。”姜华东回忆说,“可是那也得硬着头皮上啊,到了村民家,我就耐心给他们分析,分田过程保证公平、公正、公开,大家都有机会分到好田,没想到百姓真的听进去了,后来的工作进行得很顺利。”

    姜华东说,只要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好,开展工作并不难。“就像村支书游子清说的,大事讲原则,小事讲风格,多干事,干实事,老百姓自然服你。”

寄语未来“村官”:“到基层去吧,你们不会后悔”

    经过几年的锻炼,姜华东已从当初热情有余、经验不足的毛头小伙子成长为一名成熟稳重的优秀基层干部。因为表现出色,2003年4月,他被提拔为上饶县石狮乡副乡长;2006年4月,开始担任石狮乡纪委书记。

    如今,姜华东的月收入已有1600元,在当地买了房,成了家。他告诉记者,和他一批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共有11人,几乎没人做“逃兵”,目前大部分都留在乡镇工作。

    当记者让他对未来的“村官”说几句时,姜华东认真考虑了很久,才说:“现在农村建设真的很需要有知识、有文化的大学毕业生,也许刚到农村会有一阵失落与迷茫,但只要安下心来,肯吃苦,多做事,总有成才的一天。”

    “到基层去吧,你们不会后悔!”姜华东诚恳地说。

来源:新华网

版权所有  江西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处  ICP备案编号:赣B2-20050166号-1   【设为主页】   【加入收藏】
地址:江西省南昌市紫阳大道99号江西师范大学(瑶湖校区)招生就业处 . 大学生活动中心东侧一楼就业中心  邮编:330022